top of page

不可能的任务


Stock Photo by Lily Banse on Unsplash

陈女士(59岁,非真实姓名)尽心尽力想做一个称职的妻子,可是照顾丈夫已经变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跟很多家庭主妇一样,陈女士是一个来自新加坡某个组屋区,很传统很普通的妇女。她读书不多,但是为人真诚、老实、勤劳。她深信女子应该出嫁从夫,相夫教子。然而,她的丈夫却不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无法提供家人温饱。陈女士只好省吃俭用,勉强度日。在几十年的婚姻中,陈女士常常是孤军作战,辛苦地把两个女儿拉扯成人。加上家里经济困难,陈女士倍感压力,不自觉陷入抑郁。尽管如此,她从不质问丈夫,只是尽力把家务打理好,把孩子照顾好。


不幸,丈夫在两年前因中风而卧床不起,洗澡和如厕都完全依靠旁人照顾。由于丈夫体型高大壮硕,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将他移动,娇小的陈女士一个人实在没办法照护,只好把丈夫送到疗养院。这令丈夫非常不悦。尽管陈女士每天探访,他还是不满意,进而采取施压手段,早晚不停地给陈女士打电话或发短讯,试图强迫陈女士把他接回家。


当陈女士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丈夫就开始发短讯给两个女儿、亲戚还有教友,让他们向陈女士施加压力。他在简讯中常常以粗暴的字眼辱骂陈女士,甚至冤枉她出轨。虽然教会和教友曾经是陈女士的避风港,但是丈夫毫无根据的诬蔑使她感到无地自容,因此她开始远离教会和教友。霎时间,她感到更加无助。


然而她所未知的是,丈夫在中风之前竟然欠下了大笔信用卡债。而债务也落在她和女儿身上。由于积蓄有限,陈女士更加心急如焚。幸好在朋友的建议之下,女儿成功地为父亲申请破产,才解决了他们的债务危机。


丈夫仍不死心,一直嚷着要回家,甚至在深夜电话骚扰。陈女士开始失眠、精神紧张,一听到电话铃声响就惊吓不已,终日在惶恐中度过。由于内心充满愧疚,别人不经意的眼神也让她觉得对方是在批判她没有尽妻子的责任。周围的人闲来给予的建议非但毫无帮助,反而加深了她的自责。看护者压力让她喘不过气,因此朋友介绍陈女士到海悦辅导中心。


海悦的临床总监慧玲接手了陈女士的个案。第一次会面的时候,陈女士就滔滔不绝地说了两个小时,似乎心中有道不尽的委屈和苦楚,多年来都没有人可以倾诉。


慧玲必须给陈女士很多的安慰和肯定,让她了解自己不是一个抛弃丈夫的妻子。这不是三言两语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事。陈女士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作法是正确的。


陈女士必须与丈夫建立健康的界限关系。首先,慧玲教导陈女士阻断丈夫的来电和简讯——陈女士之前对这个方法一无所知。这让她能够在夜晚睡个好觉。她也逐渐减少到疗养院探访的次数,从每天一次,减到一周四次,然后一周两次。如此一来,面对丈夫无理取闹的时间减少了,陈女士的心情渐渐恢复平静。去年冠病疫情的爆发和阻断措施的实施让她能够休息一下,有时间和空间去照顾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作深入的反思。在这段期间,慧玲通过线上平台继续给陈女士辅导,协助她进行反思,给予肯定,并教导她自我肯定的技巧。


在一年的辅导过程中,陈女士虽然在自我否定和自信心之间反反复复,但逐渐地建立了对自我的认知。她终于接受了将丈夫送去疗养院的决定是对他的照护最好的安排,而这个决定并不代表她舍弃了丈夫。慢慢的,她的自责也开始消除。对于丈夫不实的诬蔑,她也能够不为所动。两个女儿渐渐地也开始谅解母亲,不再逼迫她。亲朋戚友伤人的话虽然还是能刺痛她,但是她学习善巧地避开这些不适当的评论。


陈女士比喻自己犹如大梦初醒,看清真相。一直以来,她都顺从丈夫,接受他所说的为事实。经历了这个难关以后,她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希望用余生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她想上一些课程学习新技能,也希望找份工作减轻女儿的负担。她重获现在的自由,决定过有意义的人生,珍惜生命,感恩所有。


(为了保护个案的隐私,故事中的姓名,照片以及部分细节已作更改)

图库照片:Photo by Lily Banse on Unsplash

 

陈女士是在海悦辅导中心年长者辅导服务下受惠的其中一个个案之一。年长者辅导服务为50岁和以上的年长者提供心理辅导和个案管理服务。目前,年长者辅导服务的运作经费一部分是由政府资助,一部分由公众捐款资助,因此这项服务能够以低收费或豁免收费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年长者。


以上故事中的陈女士,虽然生活艰难,仍不忘在每次辅导以后往捐款箱里投入一些善款,表达她对我们服务的感谢,也希望能够帮助另一个有需要的人。


您是否也能支持我们去帮助更多像陈女士这样的年长照护者去重拾对人生的希望?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O'Joy Logo - Arial 行楷 horizontal, all white.png
  • Whatsapp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 Youtube

Member of:

Address:

Blk 5, Upper Boon Keng Rd, #02-10, Singapore 380005

Phone: +65 6749 0190

Fax: +65 6742 1909

Web: www.ojoy.org

Email: hello[at]ojoy.org

Company Registration No.: 201805560D
Charity Registration No.: 201805560D
Full Member, 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IPC Registered Charity: 201805560D

We are an Institute of Public Character. 

Monetary donations can be eligible for 250% tax exemption.

O'Joy Limited is a leading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organisation in Singapore, dedicated to enhancing the well-being of seniors and adults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At O'Joy, we offer a range of programs, including counselling services, case management for seniors, and mental health support for younger adults. Our Health-Oriented Ageing (HOA) program promotes active ageing through exercise, art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helping seniors stay physically, cognitively, and socially engaged. O'Joy relies on donations and partnerships to sustain our impactful work, providing essential support to vulnerable communities. Join us in making a difference through your contribution or collaboration, and help us foster a healthier, more connected community for all.

© 2022 by O'Joy Limited.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Data Protection Policy

bottom of page